“车轮上的急诊室”——冬奥赛场上会“走”的救护保障体系
冰雪运动比赛中的冲撞很容易导致损伤
乐享冰雪,远离运动损伤
如果我们想更好地体验冰雪运动,需要谨记以下几点防护小妙招:
首先,要注意加强个人衣着的运动防护。
其次,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这是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和肌肉、韧带的延展性,减少扭伤的有效手段。
第三,当身体失稳,也就是可能摔倒时不必强行纠正站立,顺势主动扑倒,反倒不易造成关节扭伤。在冰面上,尽量不要向后摔倒,否则容易导致椎骨或颅脑损伤。
第四,摔倒后不要急于站起来,可躺在地面上轻轻扭动一下身体,如无局部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再慢慢站起来。若感到肢体剧烈疼痛(很可能有骨折),或躯干、下肢感觉异常,甚至不能动时(很可能有脊髓损伤),宁可躺在地上呼叫医疗救护,也千万不要急于站起来或让别人抬起来,以免加重损伤。
在坡度较大的雪面上尽量坐倒或横倒,不要向前扑,以免造成身体连续翻滚
“车轮上的医院”
要上岗了!
轻微的运动损伤,如皮肤擦伤、轻度肿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很快即可自愈。 对于较重的运动损伤,如皮肤裂伤或可疑骨折等,以迅速止血和固定为第一要务,并及时呼叫医疗救助!一般来讲,冰雪赛场都设有专门的医疗救护车,并配有专业医疗救护人员在易发生运动事故的地段,如赛场急弯道和速降着地处等位置进行定点巡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冰雪运动场所旁有这样一个“车轮上的医院”——“CT车”,它的正式名称是“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移动式智能化诊疗平台”。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构建了全天候、无缝隙的医疗监控、信息传输和救护保障体系,构成了立体、快速、高效的转运系统,为运动健儿们保驾护航。
知识链接
冬奥医疗车上有什么?
血液检测仪、心脏复苏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对被救治人员进行基础检查
CT检查设备,可以对被救治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检查
医疗团队还配备了远程医疗记录仪,诊治时可与北京冬奥组委的医疗专家团队进行实时沟通
车上搭载的5G信号可以将检查结果第一时间传递到定点医院,帮助主治医生判断伤情
(责任编辑 / 王佳颖 美术编辑 / 周游)
现订购2022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只需258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