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丨“围棋盲棋世界第一人”鲍橒来青,畅谈闭目类运动与围棋

2025-08-05 03:34:52 1352

曾获《最强大脑》第2季唯一满分

鲍橒这个名字被更多人知晓得益于其参加了江苏电视台的《最强大脑》节目。在《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二期中,鲍橒蒙着双眼挑战蜂巢迷宫成功,取得了第二季节目唯一一个满分150分。要知道,在中外挑战赛中,国外选手没人挑战蜂巢迷宫成功。

此后,鲍橒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最强大脑》的国际挑战赛。通过这个节目,更多人对鲍橒在闭目运动方面的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长相俊朗的鲍橒也是节目中话题比较多的一位选手。说起参加《最强大脑》节目前后,鲍橒认为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只是通过这个节目多认识了一些朋友。“那是另外一个圈子,原本自己的生活交际没有那么广,也就是这些改变吧。”鲍橒说道。

谈起节目中项目设置的难度与学习围棋的不同时,鲍橒认为,《最强大脑》的一些项目设置,开始看起来非常有难度,但自己通过接触学习会很快掌握,“很多时候证明人的潜力还是无限的,很多项目我都是从零开始努力学习,但往往潜力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惊喜。”此外,鲍橒谈及了《最强大脑》对于选手素质的要求,那就是不管是单一项目还是多项目,选手要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相比于学习围棋,这些项目并不是多么艰深,人的优势就在于大脑,所以不管什么项目,只要对人大脑有促进作用,我都很有兴趣去尝试。”

鲍橒从小学习围棋,他直言,在围棋项目面前,这些智力游戏说到底并不算什么。毕竟,围棋对弈才是最顶峰的智力游戏。他也用人工智能是通过围棋游戏战胜人类才证明在智力方面超越人类的事例,证明了围棋项目在智力项目中的权威特殊地位。“围棋不光是在难度方面,还有深度方面和其他项目也是不同的。学习围棋的不同阶段,对大脑的锻炼层面也不同,学习围棋时间越长,对大脑的锻炼也更全面,周期变化更多,这也是科学研究证实的。如果是单一性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思维会比较僵化,围棋会体现不同阶段的思维能力,一个孩子从小下围棋,不同阶段对他大脑的锻炼都是不同的。”

志在盲人围棋领域做出成绩

鲍橒这次来到青岛,是刚刚带领中国队的选手参加了在日本进行的世界视障者围棋锦标赛。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冠军、季军和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从盲棋选手转型到盲人围棋教练,鲍橒表示,这其中有所不同,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鲍橒起初下围棋盲棋属于闭目类运动的一种。鲍橒表示,闭目类运动项目最锻炼的还是空间想象力,这些运动项目不能用眼睛,要让自己大脑去创造一种内视觉,去想象一个图案,“处理过程中不能复看,只能去记住它。这其中就对人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专注度都有很好的锻炼。”鲍橒表示。

因为在闭目类特别是盲棋这个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鲍橒有了让更多人去尝试并关心闭目类运动项目的想法。在此期间,他也接触到了盲人围棋。“盲棋和盲人围棋不太一样,盲棋是一种脑力挑战,用记忆口述的方式去完成棋局。盲人围棋是通过触觉辅助的棋盘棋子来完成对弈,是可以帮助你恢复一些对图形对局的认识,所以两者之间还是不太一样。”鲍橒这样解释了两个项目的区别。

目前在中国下围棋的盲人中,大多是失明前已经会下围棋,失明后,棋力也没有太大损失。像已经连续两年在世界视障者围棋锦标赛中拿到冠军的付鹏,今年52岁的他在40岁彻底失明,在此之前,他已经是非常好的业余旗手。而鲍橒目前更看重那些失明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围棋的选手。“今年中国队有一名11岁的选手叫徐光霖,他学习围棋两年,去年已经是业余二段,现在是业余四段,两年时间达到这个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有可能战胜那些后天才失明的围棋选手,非常值得期待。”

鲍橒目前是自由职业者,他希望创造一个对盲人围棋爱好者来说同样无障碍的平台,同时组织盲人围棋爱好者作为老师去教棋,成立公益性质的围棋教室,“我们也在开发一些软件游戏,让有兴趣下盲棋的正常人可以直接去体验尝试,这些都是对闭目类运动项目的一个促进吧。”鲍橒说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