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卢文娟:父亲送我去上学

2025-10-12 07:02:19 6727

窗外的风景依然迷人,天高云淡,大雁纷飞。可是,那天我根本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只是想着自己将来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父亲。父亲坐在了我前边的位置上,一路上他和司机师傅聊得很开心,说话也很幽默,时而会逗得车上人笑声爽朗。我也忽然觉得天明朗了许多。县际班车一路上走走停停,让我总觉得路途遥远。我便问父亲快到了吗?父亲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你坐车还嫌远,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总是骑着自行车在凤翔县装卸搬运货物呢,早晨骑车去,下午再骑车回来……”我吃惊地看了看父亲,便不再说什么。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大概快到学校了。父亲估计是有些累了,他将鞋子脱掉蹲在了座位上。我忽然发现父亲的袜子全破了,后跟和脚趾头全裸露在外边。父亲好像丝毫也不在乎这些,依然和司机师傅开心地闲聊着。而我却忽然心里有些难受。父亲啊,你一辈子辛劳,一辈子操心,连一双崭新袜子都没穿过,作为女儿,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想,为了报答父母,除了努力学习,我别无选择。

半个小时候,我们终于到了凤翔师范学校。父亲背上行李和我走进了校园。看到宽广的校园,高大的教学楼,豪华的饭厅和美丽的花园,想着日后就要在这里度过三年,我的心里非常激动。那天报名的学生很多,学校里显得拥挤熙攘。看到这一切,父亲也心生声感慨,他对我说:“孩子,这么好的校园,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当看着许多孩子被家长带领着买生活用品,办理银行账户,给饭卡上存钱,而我没有让父亲给我再做什么。因为我真的不想再给父亲增添任何负累。在高年级师姐的带领下,我和父亲来到宿舍放下行李,铺好床位,还领来了学校添置的一些必备品。

安顿好行李之后,我就和父亲去报名处交学费。站到那条长队后面,我看见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衣着光鲜,而父亲还穿着过去的那件老式中山服,衣服上还有许多被烟头烧的小洞。轮到我们的时候,父亲掏出了贴身衬衣里的那一沓钱。当报名老师将钱放进验钞机里哗哗而过的时候,我瞬间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血泪在流淌。那是钱吗?不,那是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上学在无数个日子里付出的血汗啊!

大概下午两点的时候,父亲决定带着我去吃饭。长这么大,我没见过父亲在外面吃过一次饭,和父亲在外面饭馆吃饭也是第一次。父亲用他那双青筋暴突的手掏出最后剩下的40多元钱,对我说:“咱两就去吃一顿饺子吧。”于是,我们就在学校门口附近随便找了一家饺子馆。吃完饺子,临走时父亲说:“孩子,以后不要在外面吃饭,太贵了,还吃不饱。”我点了点头。我知道父亲压根就没吃饱,那么一碗饺子,大多都是汤水。

之后,我和父亲在学校里转了一圈。转弯之后,父亲说时间不早了,他要回家去了。临走前,父亲似乎还有什么不放心,便再次去了我的宿舍。他语重心长地给我和几个在场的舍友说:“今天你们就算是离家了,从此以后,你们就在一起生活、学习,可要记得相互关心,彼此谦让,千万不要为小事伤了和气…….”父亲虽然是一个没念过书的人,但他的话却让我们心里感觉非常温暖贴心。

临走前,父亲给了我200元,还特别叮嘱我在学校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父亲上了车,回过头了看了我一眼,当我和他的双眼相望时,我的眼睛簌簌地落了下来。

父亲走了,坐着班车回家了。我知道,到了老家的小镇后,他依然会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回家,依然会东山日头背到西山落,依旧会面朝黄土背朝天…….

作者简介

卢文娟,生于1984年,陕西扶风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文学、绘画,上师范期间开始文学创作,现供职于宝鸡某文化单位。作品散见《宝鸡日报》《榆林晚报》《川东文学》《秦岭文学》《杨凌文苑》《延河》等报刊杂志;部分作品入选《西府诗选》《西府散文选》《部落格·心灵牧场》《当代扶风作家散文选》等文集。2014年出版个人散文集《一莲幽香》,曾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