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不同,热爱相同!看看扬州队这三位“绿茵追梦人”的足球故事……

2025-10-04 23:03:48 2476

“苏超”战鼓擂动,全国目光聚焦。本周末,扬州城市足球队将迎来主场首战,扬州城市足球队正在紧锣密鼓备战中。记者从经开区足球协会了解到,这支汇聚了本土精英的球队中,有三名来自经开区足球协会的球员格外引人注目。从职业联赛悍将到校园足球新星,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记者深入探访,带你看看这些球员赛场外的拼搏故事。

徐君——

从欧洲联赛到“苏超”赛场

“上午健身房撸铁,下午俱乐部执教,晚上战术特训!”这是扬州队核心队员徐君的铁人节奏日常。

这位土生土长的95后球星,在扬州西门街小学三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被老师发现他比同龄孩子更有运动天赋,推荐他加入了校足球队。年少成名的他,12岁时便独自远赴天津开启职业训练之路,每天5个多小时的超负荷训练让他直言“苦到麻木,好在慢慢习惯了!”

2009年,他加入了江苏舜天俱乐部,两年后加入南京全运会足球队,三年后效力于上海申花俱乐部,在诸多赛事中崭露头角,更成为首位在欧洲联赛进球的扬州人。2021年,一次手部断裂伤病让他暂别绿茵,但对足球的赤诚让他强势回归。如今,在扬州三湾乐道俱乐部工作的他,担任教练兼球员的双重身份。

作为扬州队核心干将,在5月10日扬州客战镇江的比赛中,正是他为扬州队斩获首球。徐君坦言,现在全队正铆足了劲打磨战术,就等着在家门口,在父老乡亲的呐喊声中,踢出“扬州精神”。

李煜——

先为扬州拼一把,再回家乡奋斗

“白天忙着投简历找工作,晚上却雷打不动出现在训练场。”——作为扬州队里新生代代表的李煜,日程表同样排得满满当当。

这位刚从江海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的“00后”小将来自浙江绍兴,他把为扬州出战视作“莫大的荣耀”。李煜曾在扬州客战镇江比赛中,替补登场首秀,用惊艳表现证明:业余球员也能踢出职业范儿!

在绍兴次坞红旗小学读4年级时,李煜因绕着操场“跑一圈试试”被教练相中,加入了校园足球队,开始与足球结下了深深的缘分。小学6年级时,他所在的校队在浙江省第七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中获得最佳阵容和季军。来到扬州上大学后,他更是成了绿茵场上的“卷王”——学习之余的大部分时间全在练球。2024年成功考取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

从绍兴校园足球队的拔尖成员,到扬州绿茵场上的新生力量,李煜说,足球始终是他生命中的光。刚刚毕业的他,准备回浙江发展。面对扬州主场首战,总爱加练的李煜坦言:“能代表扬州出战,比拿offer还兴奋!先为扬州拼一把,再回家乡奋斗。”

卡地·阿布都艾尼——

新疆小伙的扬州足球情缘

“下午锻炼一个半小时,晚上和队友一起训练,再给爸妈报个平安!”来自新疆的卡地·阿布都艾尼,是扬州队里唯一的少数民族球员。

这位儿时看到电视里足球球星,就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登上赛场的新疆小伙,在阿热吾斯唐小学四年级的体育课上,因“拍了几下球”被校队“发掘”,之后从门将一路踢到中场核心。因为成绩优异,卡地获得了从新疆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免费读高中的机会,一个人在杭州求学,功课繁忙,但他内心的足球梦从未熄灭。

后来考入扬州大学水利学院后,他加入院队,率领院队在扬州大学第一届五人制比赛中勇夺冠军,更被经开区足协会长“一眼相中”,将他带入三湾乐道俱乐部,在仪征新城镇第一届“江河杯”室内足球邀请赛中获得“最佳球员”。

入选扬州队征战“苏超”,让他一时间成了校园明星,老师同学都为他加油鼓劲,连远在新疆的父母也从反对变“铁粉”,电话里总是叮嘱:“儿子争光!但千万注意别受伤!”

在扬州求学四年,卡地已决定留在扬州发展:“我诚挚邀请全国球迷来我的第二故乡,看比赛、赏美景,尝美食。”谈及近在眼前的扬州主场首战,卡地说:“我浑身都是劲,随时做好准备,希望在比赛中迎来首秀。”

扬州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经开区足球协会会长张金标信心满满:“经开区球员个个有故事,主场首战,他们将与全体队友并肩作战,以最佳状态回报家乡球迷如山似海的支持,为扬州荣耀全力拼搏!”